绝经期可能通过血脂变化与不利的心血管健康有关
在英国伦敦举行的ESC大会2024(8月30日至9月2日)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处于更年期过渡期的女性血液胆固醇谱发生了变化,这可能对她们的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在更年期过渡期间和之后,‘坏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LDL)增加,‘好的’高密度脂蛋白颗粒(HDL)减少,”研究作者、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斯蒂芬妮·莫雷诺博士说“综上所述,这些变化表明,更年期与向高风险脂蛋白谱过渡有关,这可能更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CVD)是女性的最大杀手,尽管人们错误地认为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男性疾病”——40%的女性死亡是由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虽然女性患心血管疾病(CVD)的时间大约比男性晚10年,但女性患CVD的风险在绝经后上升。这种加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已知在围绝经期发生了血脂(脂质)测量的不利变化。
先前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传统的脂质测量(LDL[坏]胆固醇,HDL[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没有检查高级脂质的变化,包括脂质亚组分和颗粒数,这些在各种研究中被证明更能预测心血管疾病。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检查了绝经过渡期脂蛋白颗粒随时间的变化。在达拉斯心脏研究(DHS)中,共有1246名已知绝经状态的参与者接受了与CVD相关的常见脂蛋白测量,包括致动脉粥样硬化LDL-P和小密度ldl。
使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在两个时间点(DHS1和DHS2),他们使用统计模型比较了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和男性之间脂蛋白测量的纵向变化。在他们的分析中,围-是指在DHS 1处于绝经前,在DHS 2处于绝经后的人群。
研究中还包括1346名平均年龄为43岁的男性(参照组)。共有1246名妇女,围组平均年龄42岁,后组平均年龄54岁,前组平均年龄34岁。在这些妇女中,440人(35%)处于绝经前,298人(24%)处于围绝经期,508人(41%)处于绝经后。
中位随访时间为7年。所有三个女性组的LDL-P都有所增加,但在前后组之间的变化幅度最大,为8.3%。与男性相比,术后组的HDL-P变化幅度最大,为负4.8%。
与男性相比,小密度LDL在围组中有较大的变化百分比,变化为213%。这个百分比的变化比绝经前和绝经后的人群都要高15%。
莫雷诺博士说:“我们发现更年期与脂蛋白谱的不良变化有关,最明显的变化是在围绝经期妇女中观察到的‘坏’ldl颗粒和亚组分的增加。”“综合来看,这些变化可能有助于解释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增加,并有助于确定早期干预是否有必要。”
她总结道:“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调查脂蛋白的这些不利变化是否会导致更大的心血管风险。”
更多信息:esc365.escardio.org/ESC-Congress/sessions/11918由欧洲心脏病学会提供引文:绝经可能通过血脂变化与不良心血管健康相关(2024,8月27日)检索于2024年8月27日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4-08-menopause-potentially-linked-adverse-cardiovascular.html本文受版权保护。除为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而进行的任何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之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